2005/04/25

【岔題】Miserable Failure


吃早餐時讀「科學人」,看到一則舊聞樂不可支。布希競選連任時,一些人利用了google搜尋的法則,幹了一件好事。

google除了做精確搜尋之外,另一重要特徵是依網站的連結度決定先後順序。越多人連結的網站,就排越前面。所謂網路民主。(其實是網路民粹。)於是這些(?)無聊傢伙做很多寫著「miserable failure」的網頁,連到白宮的布希網頁上,結果是你只要去google搜尋「miserable failure」,找出來排名第一的就是布希的網頁。google沒介入,雖然有一篇嘲笑google被人家玩了的文章也排在很前面。頗有雅量。

近年吸引我目光的都是這一類culture jam的手法。需要技術、質疑與反叛。朝那個理想繼續牛步地前進。 稍後知道這玩意叫做google bomb。有意思。

讀楊絳,「我們仨」,時報出版。真感人。前面五十頁的小說已是極品。我只對結尾處的風景描寫有點意見,望夫石、小黑點什麼的可刪,跳到家變成客棧就行了。

讀「迷幻藥,外星人,還有一個化學家」,大塊出版,還可以。有個性的有趣科學家,但是如果看過好看的科普書便知,這種看完而仍看不懂他憑什麼贏得諾貝爾獎的書,應怪作者不會寫,而不是怪讀者不懂科學。他若夠本事,就會寫到讓我懂。

結果寫邱妙津的文章是最近寫得相當差的一篇。我的miserable failure,嘿。教訓:不要亂答應。


5 comments:

  1. 請教一下 culture jam 是什麼意思呀?
    google 一下看到一本書就叫這名字,但是還是不能太確定他的意思哩。。

    先謝謝哩。

    ReplyDelete
  2. 台灣翻「文化干擾」,真是很糟糕的翻法,不是jammer所為。我覺得應該翻「文化大車拼」。或者「文化競飆」,因為這樣的話jammer就可以翻「飆客」。我覺得「文化大車拼」還是好些。要不然「文化搗蛋」也不壞,jammer就是「搗蛋鬼」。

    我看到的是這部片:Culture Jam: Hijacking Commerccial culture。好極了、有趣極了,從他們的網站可略窺一二。她訪問了三組人,第一組專門摸黑跑去竄改人家花大錢做的廣告,把原來促銷的文案惡整一下。第二組專門假裝在Disney裡講手機,大談該公司如何剝削第三世界童工,使得身邊的顧客買不下手。第三組在捷運上想辦法讓乘客互動,別那麼冷漠。

    所以「文化大車拼」可以說是抗議得更有創意些,也可以說是讓創意更具俠士傲骨。他對抗的是商業邏輯,而抗爭的方法大半是幽默的。當商業公司花大錢在建立品牌形象的時候,「文化大車拼」就是反其道而行,吐槽之。我仿其原則想出來的一則culture jam是把「Esprit」的商標拆掉幾個字,變成「spit」。

    此外最具代表性的書大概就是No Logo了。但閱讀並不是很有樂趣,看看便罷手了。我一度看見快閃族也大有culture jam的潛力,但快閃族在台灣從一開始就糟透了。不久前看到的是大學生邀請謝揆參加快閃活動,$%#@&!!!

    culture jam給我最大的啟示好像是:他們做這些勾當作得自己很開心很樂很痛快。而且反商、反消費也確實令我感到頗為痛快,所以一直放在心裡,像老人手上拿兩個大鋼珠那樣盤來盤去。我還在繼續想……

    ReplyDelete
  3. Anonymous1:46 PM

    恩之前鴻海打壓小記者時
    blogger們也玩起了google bomb
    搜尋「打壓新聞自由」
    就找到鴻海網站
    不知道是不是對後來鴻海讓步有點影響呢?

    ReplyDelete
  4. 這麼清楚的解釋,真是太感激了。。。去看了影片網站,點選 trailer ,那段驅 disney 魔的表演,真是爆笑至極! XD cultural jamming culture 那句也很令人印象深刻。

    另外一點是,深深覺得擁有創意真是件好事。很佩服 anicca;早期我也想著要當寫書的過一生,但走著走著想法就變了,然後創意與搞怪的那部分便越來越銷聲匿跡,也越來越無法接收到相關的資訊,滿腦子都只是長期以來被訓練的那些學術語言。。。

    ReplyDelete
  5. Anonymous10:32 AM

   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a blog administrator.

    ReplyDelete